受难节信息 - 降卑至死的基督

 引言

在我们对耶稣基督的认识里,《使徒信经》宣告说:『我信我主耶稣基督,上帝的独生子,因圣灵感孕,由童贞女马利亚所生,在本丢彼拉多手下受难,被钉于十字架,受死、埋葬、降在阴间,第三天从死人中复活。。』我们可以从《使徒信经》的宣告里,看到耶稣从上帝独生子的尊贵荣耀,道成肉身,从至高处来到最低处,而且不止于此,还经过许多的冤屈,甚至受难、受死,耶稣来到世界,就可谓是进入『降卑之境』,这也就是我们今天信息的主轴。

在主后大约370年,有位早期的教父,该撒利亚的巴西流(Basil of Caesarea),他形容耶稣在世的时候的降卑之境,他说道:

在所有关乎主的事上,我们找到谦卑的功课。

祂是被安置在洞穴中的婴孩,不再臥榻而在马槽。

在一个木匠和一位贫穷母亲的家里,祂顺从祂的母亲和母亲的丈夫。

祂受教导,祂学习祂本无需被教导的。

祂发问,但连祂的问题也使祂的智慧得着赞美。

祂没有使用祂奇妙的大能来抵抗攻击祂的人,反而像是屈服在更高的权能之下;容许世俗掌权者施展其权柄。

祂好像一个罪犯被拉到大祭司面前,又被交给巡抚。

虽然祂有权拒绝假见证人,祂默然忍受污蔑,又服从对祂的判决。

奴隶与最下贱的仆人向祂吐唾沫。

祂交付自己给死亡,就是人所知最羞辱之死[1]

巴西流这位教父的描述虽然简短,却把耶稣到访降卑之境的现实深刻描绘出来。我们接下来的文字就把耶稣的生平,一些关系到降卑的事迹表达出来,这文字也参考了Mark Jones《认识基督的27堂必修课》的框架和内容,愿我们都一起得到造就。

 

出生与童年

耶稣一到访这个世界,不是来到世界上最华丽的王宫,也不是来到最顶尖的宫殿,而是来到当时候一个不显眼的小村伯利恒,生在一个牲畜出生的地方马槽,这是我们所无法想象的降卑。

万王之王,万主之主,天与地都容不下祂的居住,为何却选择生在伯利恒的马槽里?也为何生在一个普通的小家庭里?爸爸是木匠,妈妈当时也还只是少女,生下的这一位,真的是弥赛亚吗?

耶稣生下来,除了卑微,也是极其低调。很讽刺地,本地的人都没有人留意到祂的出生,反而是从东方来的东方博士,他们研究星象,注意到这位新生王的位置,他们反而很关注,之后还行动、长途跋涉去寻找新生王。

更讽刺的是,东方博士询问到了希律王,希律王表面上表示很想拜见这新生王,但是背地里却派人去杀害当地三岁以下的孩童,因为希律王只是害怕王位被动摇。

所以,耶稣的出生初期,没有一个优良的出生环境,还需要父母带着他逃难。后来长大,他们都到另一个小地方去,那地方叫拿撒勒,是一个人口不到两千人的小镇,是一个不起眼的地方,后来拿但业说过一句话:“拿撒勒还能出什么好的吗?(约1:46)”

这就是耶稣的出生和童年,就是那么地降卑,虽然祂本身是万有的源头,祂却愿意成为人,而且是一个从小谦卑学习的人(路2:46-47),这让我们很惊讶,这位创造主成为人的时候,『学习祂无需被教导的』,所有的知识都是属于祂的,但祂却愿意成为学习的人。

耶稣的童年给予我们怎样的启发呢?

耶稣亲自成为了婴孩,经历成长,也经历孩子的阶段,因为上帝认可人的每一个成长阶段,孩子需要学习顺从父母和家庭,孩子需要在智慧身量和与人的关系上成长,这些都是重要的阶段。

耶稣谦卑的童年告诉我们,伟大的生命是从顺从和学习中成长的,卑微的环境并不是拦阻我们成长的阻力,任何环境,都是神塑造我们的管道,只要我们有一个观念:以敬畏神的心,接受神给予我们的成长环境就是我们独特的学习,这个就是孩子最强大的起跑点。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?(路2:49)引导孩子学像耶稣,以敬畏神的心作为最重要的起点,这是耶稣的童年给我们最大的启发。

 

成年与服事

狐狸有洞,天空的飞鸟有窝,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。(太8:20

这句话并不是说耶稣身无分文,而是说耶稣居无定所,祂服事的性质使祂一直四处奔波[2]。除了四处奔波,也可以看到耶稣服事中表现出了祂的卑微,祂所行的神迹固然让人感到惊讶,但是祂却没有显赫的身份让人吹捧。

因着耶稣从拿撒勒出来,很多人质疑祂的身份,当时的宗教领袖厌恶祂,耶稣自己的兄弟也一度不信任祂,之后连门徒也否认祂,甚至出卖祂。(约1:10-11

也有很多人希望从耶稣那里得到好处,可以满足他们私自的需要,他们希望病得医治,希望愿望得满足,希望犹太国得到复兴,他们是要利用耶稣来达到他们的希望,但他们不是要达到耶稣的希望。这不就明明得罪了这位生命的主吗?但耶稣却愿意忍受了这些诬告、羞辱,真的是太不可思议了。

我们从耶稣的身上和祂的服事得到怎样的启发?

我们今天属于耶稣基督的子民,我们也可能会面对不认同我们的群体,受到人的抗拒和反对,但是却是神所悦纳的。忠心事奉不代表我们会被世人认同,但因为真正的事奉是要讨神喜悦,而不是讨人喜悦,愿我们都有这样的事奉心志,不怕自己受亏损,只怕亏损神的爱。

 

受审与受难

来到耶稣33岁的时候,耶稣的时候到了,在逾越节的时候,就是耶稣预备自己前往受难的时候。耶稣在世上从来没有犯过罪,但时候到了,祂被犹太宗教领袖、被罗马的兵丁和政客逮捕,把祂当成罪犯,并给祂虚伪的控状,祂的受审至少有7个不合常理的地方,加深了耶稣所经历的冤屈[3]

第一,犹太公会不应该在夜间开会的,这是非法的时间,但经文里显示耶稣受审是在夜间。

第二,他们使用假见证和假见证人去诬告耶稣,这是非常不合理的。

第三,他们强迫耶稣自证自己的罪,这是非法的供证。

第四,在公平的审讯里,被审的过程中是不可打人的,但耶稣被打,被吐唾沫。

第五,审判当天不能宣判死刑,但是他们却当天宣判,要把耶稣钉十字架。

第六,犹太公会不能在安息日前夕讨论死刑案件,但是他们却不遵守自己设定的常规。

第七,彼拉多的审判由群众的情绪左右,他们高喊“钉祂十字架”,结果彼拉多为了安抚大众情绪,把巴拉巴来交换耶稣。

耶稣的时代,犹太的律法也是蛮严谨的,他们那个时候以摩西五经作为基础,但发展出来是613条条规,还有他们有很多口传的律法。除了犹太律法,罗马的法律也是严谨而且高度发达的(chatgpt),而且也有清晰的体系,这么严谨了,为什么还是可以误判耶稣的呢?

罪人和恶者都有他们的聪明智慧,所以,按照当时他们的同心合一,终于让耶稣上了十字架。不过,看起来是罪人和恶者得胜了,但没有想到,这些都在上帝的计划里,让世上的不义陷害了义人,让耶稣承担不义的控状。但也唯有耶稣为不义的人死,才能把义赐给相信祂的人。

耶稣受到不义的审判,跟着耶稣就要受到不义的刑罚。十字架就是当时候最残酷、最严厉的刑罚。十字架就是耶稣进入降卑之境,受到最高点的屈辱。这就是《旧约》就已预告的:他被藐视,被人厌弃;多受痛苦,常经忧患。他被藐视,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;我们也不尊重他。(赛53:3在十字架上,这样的藐视和厌弃是来到了顶点。

 当耶稣挂在十字架上,祂的三重职分(先知、祭司、君王)也受到亵渎[4]。经文说:“他们就吐唾沫在他脸上,用拳头打他;也有用手掌打他的,说:‘基督啊!你是先知,告诉我们打你的是谁?’”(太26:67-68)跟着,我们从另一段经文看到祭司长和文士嘲弄耶稣,说:“他救了别人,不能救自己。他是以色列的王,现在可以从十字架上下来,我们就信他。(太27:42-43)”这是在嘲讽耶稣先知、君王、祭司的职分。

耶稣基督为我们成了咒诅,把自己交付给死亡,我们的罪才能归给耶稣基督的身上,与祂同死,才能与祂同活。


埋葬与复活

到了晚上,有一个财主,名叫约瑟,是亚利马太来的,他也是耶稣的门徒。这人去见彼拉多,求耶稣的身体,彼拉多就吩咐给他。约瑟取了身体,用干净细麻布裹好,安放在自己的新坟墓里,就是他凿在磐石里的。他又把大石头滚到墓门口,就去了。(太27:57-60

耶稣死后,埋葬耶稣的并不是跟随祂的12使徒,而是这位名叫约瑟的财主(另外还有一位叫尼歌德慕的),虽然他是暗地里埋葬耶稣的身体,可是,他仍然是勇敢地向彼拉多要耶稣的身体,也是充满勇气的。

而耶稣没有属于自己的坟墓,而埋葬耶稣的地方,是约瑟的坟墓。这个坟墓应该是约瑟原本买给自己的,而这时就让给耶稣。

重点是,耶稣的降卑不止于死在十字架上,还埋在不属于自己的坟墓里,奇妙的是,耶稣的降卑终结于墓穴,而耶稣的高升也始于那坟墓[5]

感谢主,我们与主同死,我们也是先死亡、埋葬,然后也与主一同复活,并且得永生。

 

总结

祂被挂在木头上,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,使我们既然在罪上死,就得以在义上活。因祂受的鞭伤,你们便得了医治。(彼前2:24

因此,当我们记念受难节,我们是要记念耶稣的死,而祂的死包含祂舍己、降卑、顺从父的旨意。

耶稣所成就的,目的就是要救我们属祂的人,这是我们要深深感恩的,这不是我们应当得的恩典,但我们却得了主的爱,祂在我们还做罪人的时候为我们降卑、为我们死,使我们与神和好,并且带领我们一起走十架的天路。让我们体会神对我们的爱,我们也爱主更深,带着感恩的心来回应主。



[1] Mark Jones认识基督的27堂必修课,高阿丹译(新北市:中华福音神学院出版社,2019),191

[2] D. A. Carson马太福音,周俞云翔译(美国:麦种传道会,2013初版),418

[3] Mark Jones认识基督的27堂必修课197

[4] Mark Jones认识基督的27堂必修课198

[5] Mark Jones认识基督的27堂必修课201

Comments

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

希伯来书灵修:来4:1-16

蒋祥平牧师领袖讲座视频

差传经文灵修